永康欢迎来到永康信义居!

百年初心·永康印记⑨ | 这里是“永康的井冈山”

更新时间:2021-04-20 11:02:38

4749

来源:永康日报

仲春时节,驾车沿着岩金线盘山而行,沿途山花烂漫、鸟语花香,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穿过隧道,群山环抱中的金竹村就出现在眼前,白墙褐瓦、静谧安详。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是烽火硝烟的战场。


一进村,一块“永康的井冈山”的大石碑,亮出了金竹降的红色印记。在村里的金竹降革命历史展示室,讲解员杨岩柱给我们讲起当年的故事。


1935年2月,由粟裕和刘英率领的红军挺进师由闽北进入浙西南。11月,该师的一纵队部分战士由特派员张文碧率领,辗转来到永、缙边界,与坚持战斗在这里的浙西游击队会师,建立了浙东特委,并在金竹降开展整军和训练,创建了以缙云黄弄坑和永康金竹降为中心的浙东游击根据地。就是这样一个小山村,以“金竹峰”之名,成为永康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大挂图上的唯一标注,因而被称为“永康的井冈山”


640.webp.jpg


杨岩柱是土生土长的金竹村人。儿时曾听说,刚看到红军时,村民们有点怕,只希望他们能快点走,不要在村里打仗。不过,村民们很快发现这支部队的不同之处。“真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找村民带路会给工钱,到村民家里吃饭也都算钱。”正因为如此,村民们都拥护红军,金竹降成了游击队可靠的“大后方”。


640.webp (1).jpg


2005年,时任金竹降上村村委会主任的杨岩柱和几个村民有了建设纪念馆的设想,并得到了张文碧、应飞等革命老前辈的大力支持。2005年,杨岩柱去南京拜访了当时已96岁高龄的浙江省军区原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部原顾问张文碧将军。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张文碧将军说过的话,“当年老区人民的恩情似海,我一直铭记在心。”说完,老人家当即拿笔题词,希望我们发扬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把纪念馆建起来,把史料留下来。


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支队长、路南军分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首任永康县县长应飞,直接促成了项目建设,并捐款1万元。曾经在金竹降战斗过的老游击队员钟琛在逝世前嘱托妻子将20万元捐给老区。


640.webp (2).jpg


2009年,村里建起金竹降革命纪念碑,并在相关部门和村民的支持下,造了一幢综合楼,设立金竹降革命历史展示室。2011年,金竹降革命纪念碑、金竹降革命历史展示室相继落成,成为游客探寻红色记忆的窗口。2019年3月,金竹降革命历史展示室入选金华市首批全民国防教育示范点。


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而这个拥有红色历史的小山村正焕发新生机。近年来,金竹村传承红色基因,着力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修通了山村与外界联系的水泥路,村里很多农户也利用自家住房开了农家乐和土菜馆,走出了一条田园风情与红色故事相交融的发展之路。


640.webp (3).jpg


听一段红色故事,走一走红军路,金竹降散发的红色魅力,总能让到此的游客不虚此行。为了让游客更好体验红色革命历史文化,金竹村还推出一条金竹降下村自然村至金竹降上村自然村长达4公里的特色红军路。景在村中,村融景中,革命老区的美丽蝶变,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


金竹村手持“永康的井冈山和红色革命历史展示室”这两块招牌,如何打破游客“留不下来、带不走”的旅游产业发展瓶颈?金竹村党支部书记胡桂胜说出了他的想法。


640.webp (4).jpg


“最近几年我们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通村的盘山公路硬化、绿化了,而且家家户户都设有垃圾桶。道路和村庄非常干净整洁,村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受地形和水资源紧缺等因素的影响,红色旅游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下一步,我们打算开发‘红色旅游 生态乡村游’模式,计划今年建成红色文化礼堂,让来金竹降旅游的游客留下来,以不断改善旅游环境和提升旅游承载力,更好的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胡桂胜说。


热门专题
热门楼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