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欢迎来到永康信义居!

百年初心·永康印记? | 这里是陈亮故里:桥下东村

更新时间:2021-05-24 17:56:20

5253

来源:永康日报

龙山镇桥下东村是南宋思想家陈亮故里,“龙山经验”的发源地。该村深挖陈亮文化精髓,在新时代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战斗堡垒。近日,融媒记者走进桥下东村,全方位感受“龙山经验”的实践给大美乡村建设所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640.webp.jpg

“辣妈”值守洗衣房 收集民意调纠纷


一大早,桥下东村邻里驿站的洗衣房内就热闹开来,不时传出欢声笑语。村民分散在各个水池旁,一边搓洗衣服、清洗蔬菜,一边聊着家长里短、生活琐事,房顶悬挂的诗意标语“春风十里,不如笑靥如花浣洗的你”显得异常醒目。


邻里驿站不仅为村民洗衣服提供便利,它还是村里的“辣妈”调解代办工作站、村民聊天室、纠纷调解站,具备平安宣传“进万家”、矛盾调解“筑和谐”、垃圾分类“促环保”、环境整治“美家园”、民情代办“解民忧”等多项功能。


640.webp (1).jpg


桥下东村妇联主席卢美红是洗衣房的“房长”,同时也是“辣妈”调解代办工作站的成员。“大家聚在一起闲暇聊天,很多邻里间的小矛盾、小摩擦、小纠纷会不经意间暴露出来。”卢美红说,每天安排“辣妈团”成员到洗衣房值守,除了维护现场秩序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收集民情民意,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


640.webp (2).jpg


有一次,“辣妈团”在洗衣房执勤时,通过与村民闲聊得知,林某与周某因房前屋后通道杂物堆放问题产生矛盾。知晓此事后,“辣妈团”马上来到林某与周某家当面了解情况,耐心沟通劝说,从邻里关系的维护,到安全隐患的消除,最终双方同意清理通道杂物,握手言和,恢复了往日的和谐。


640.webp (3).jpg


“这种形式能够有效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一边洗衣服,一边宣传政策,还可以当场化解一些小矛盾。”卢美红说,随着村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如今需要“辣妈团”出面调解的纠纷已经越来越少,“辣妈团”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宣传政策、民情代办等方面。


职能部门功能前移 村民矛盾就地化解


作为“龙山经验”的发源地之一,桥下东村创新打造的“辣妈”调解代办工作站,正是“龙山经验”的拓展延伸,也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重要“一元”。


桥下东村地处龙山镇政府驻地,现有700多户1700多人口,再加上与本地人口数量相当的外来人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口大村,管理难度可想而知。遇到矛盾纠纷如何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妥善化解,成为摆在村两委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640.webp (4).jpg


桥下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文哲清楚地记得,当年与龙山法庭合力化解的一起集体纠纷成为突破口。当时,村里要将老人协会借出的一大笔资金收回,但由于涉及的借款人较多,成效甚微。为此,村两委曾想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这时,朱文哲想到自己与龙山法庭法官熟识,何不试试请法官出面调解。没想到,经过法官的现身说法和现场调解,再加上村两委一直反复做工作,大部分借款人及时偿还了资金。


640.webp (5).jpg


尝到“甜头”后,再遇到需要借助外力调处的矛盾纠纷,村里都会向相关部门“求援”,这也成为“龙山经验”的萌芽形态之一。“我们做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经验,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在朱文哲看来,“龙山经验”归结起来很简单,就是党委领导、职能部门功能前移。


640.webp (6).jpg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如今,随着“龙山经验”的深入推广,桥下东村需要借助外力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并先后获得浙江省民主法治村、金华市民主法治村等荣誉称号。


而在加强基层治理方面,朱文哲有着自己的一套“管理哲学”。


“权力下放,责任到人,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朱文哲介绍,村里现有56名村民代表,每名村民代表都是网格员,网格员向下对自己的联系户负责,向上对分管的村两委成员负责,“村民代表都是村民自己选出来的,在村民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只要把村民代表队伍管理好了,村里的大小事都顺了。”


通过层级管理,村两委心齐气顺、干劲十足,一心扑在村庄发展上。


加快推进农房改造 破解一户多宅难题


位于桥下东村文教路北侧吉祥路东侧的金竹苑工地上,施工队正在紧张地进行地下室施工。而在位于状元街一侧的临溪苑工地上,现场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金竹苑和临溪苑是桥下东村推出的农房改造项目。其中,金竹苑为地上12层、地下2层,临溪苑为4层加阁楼,两个项目总投资1亿多元。朱文哲告诉记者,这两个项目,一方面是帮助群众改善住房条件,另一方面是为了破解一户多宅难题,为村庄后续发展腾出空间。


640.webp (7).jpg


其实,在项目谋划推进过程中,也曾有部分村民不理解、不支持。其中,有一户村民涉及项目征地,迟迟不肯签订协议,说是要留给孙辈造房子。朱文哲多次上门做工作,从情、理、法等多个角度出发,讲深讲透农房改造政策,村民最终同意签订协议。“只要政策讲明白,始终做到公平公正,老百姓还是讲理的多。”朱文哲感慨道。


金竹苑和临溪苑项目,是桥下东村用村集体资金撬动村民资金的一次大胆尝试。其中,金竹苑项目用地,是村里通过国有土地出让的方式取得,房子建好后可以进行交易,从而让村民腾出多余的宅基地,解决村里三分之二以上的一户多宅问题。


“步子不迈大一点,永远只能落在别人的后面。只要班子团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再难的事情也能办成。”谈及桥下东村未来的发展,朱文哲显得信心满满。


热门专题
热门楼盘
广告